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外旅游名胜古迹、文化习俗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英语交流的基本技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旅游工作者。通过学习有关旅游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当代旅游理念和国际旅游惯例;提高作为旅游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旅游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不懈的创新意识。
本课程属于特殊用途英语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经过一定的英语语言训练后,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英语语言基础,获得对旅游英语的语言现象和文体风格的认识,掌握旅游英语的常用表达法,提高他们在旅游专业领域内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从2005年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以来,大概经历三个时期。
《旅游英语》教学早期阶段应该在2005-2012年,本阶段属于单纯的模仿国内为优秀旅游英语教学阶段。课程大纲制定体系紧跟国内知名院校的教学体系,涉及到旅游管理专业英语高阶段学习,主要教材采用国内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的课程体系。授课的范围主要是旅游者、旅游行为、旅游市场、旅游经济等旅游学概论的知识板块进行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年级在大四年级。考核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笔试进行。此阶段的课程教学属于单纯的教学模仿阶段。实践表明我院的学生对于高阶段的旅游英语专业学习效果较为吃力。
第二阶段应该在2013年-2018年,属于旅游英语教学的初步探索期。此阶段的《旅游英语》的课程教学主要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进行编写,体现出涉外酒店岗位、部门等的前厅英语、客房英语等。在教材的选择上侧重酒店接待和导游介绍。此阶段的旅游英语教学处于一个探索期,努力在寻找一个适合我院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教材。对此,并进行初步的探索突出山西旅游英语的教学。此阶段的考核方式尝试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现场讲解、师生互换等进行。
第三阶段就是2018年以来,旅游英语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教学大纲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山西旅游文化,以增强学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山西旅游文化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教材上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山西旅游英语》《山西导游英语》等,讲义上逐渐形成较适合我院学生英语水平的一套讲稿。此讲稿内容主要包括山西概况、山西佛教与建筑文化、山西晋商与大院文化、山西根祖文化、山西民俗文化、山西戏曲文化等6大知识板块的授课体系。一是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了解,而是加强对山西旅游文化的细节介绍。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讲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考核方式上继续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对山西旅游文化的讲解进行评分设计,以提高学生真实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目前《旅游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比较成型的时期,面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趋势,尤其是山西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时期,“黄河、太行、长城”三大旅游板块提出,越来越多的优质旅游产品涌现,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旅游新业态为文化和旅游带来新的内容,随着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求逐渐提高。相应地,对旅游服务的人才的需要也就更加迫切。这也就要求《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随之进行深入规划和发展。